球盟会(中国)

    关于2014年春博复试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3-11-20

      我所2014年春季博士生复试工作坚持“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护考生的合法权利。 

      一、复试对考生的基本要求 

      1、初试英语成绩不低于60分,专业课每科成绩不低于60分。 

      2、必须符合博士报考的其它条件。 

      二、复试时必须携带如下材料 

      1、政治思想鉴定 

      应届毕业生由所在院、系党总支给予鉴定并盖章。在职人员由所在单位组织部门给予鉴定并盖章。无单位的往届生由所在街道或档案暂管部门给予鉴定并盖章。鉴定密封后由考生交给我所招办。 

      2、报到时应交验如下材料 

      (1)我所博士报考须知中已说明报考时应给予的有关材料(已交齐材料的考生就不必再交)。 

      (2)复试时,2年半学制的应届毕业硕士生,应携带由所在院、系给予该生如果符合学校学位、学籍管理规定将取得硕士学位证书、硕士毕业证书时间的说明,能否按录取通知书规定时间到所报到的书面证明。 

      三、复试 

      我所组成2014年春季博士生复试评审小组,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面试和考核。 

      复试将全面考核学生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及身体状况。业务方面主要考核考生掌握从事本门专业的基础及专业知识扎实程度、从事科研的能力,外语水平,从事本专业科研工作的创新能力。 

      1、复试的主要内容 

      (1)外语的口语、听力测试 

      (2)专业面试 

      专业面试着重考察考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是否具备博士培养的潜能和素质等。考生硕士阶段学习情况、硕士学位论文、科研成果、工作业绩及所提交的报考材料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面试时考生自述不允许超过5分钟(使用PPT),自述内容包括: 

      考生自然情况、所学专业及所学课程(硕士成绩单做成扫描文件)。硕士论文情况,介绍主要工作及专长,介绍计算机软、硬件能力。到所后的研究兴趣及打算。然后,由老师提问,考生回答问题。 

      考生向所招生办提交复试登记表时,可以附加证明自己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其它材料,如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摘要)、获奖的科研项目(摘要)、各种获奖证书的影印件。 

      (3)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 

      (4)身体健康检查 

      2、复试的时间安排 

      1125日上午750分,集体体检(体检日早晨和前晚睡觉前不再喝水、吃东西,带一寸照片一张,带体检费145元),体检地点:金秋医院(省医院旁边),集合地点:金秋医院候诊大厅。 

      1125日下午13:30,在R楼四楼学术报告厅提交规定的有关材料、领取复试通知书、填写复试表格等,进行英语的口语、听力测试。  

      1126日上午8:00,在R楼四楼学术报告厅进行专业综合面试。 

      四、顺利获得初试、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10人) 

      王鹏、曲星宇、程江峰、辛勇、张进、潘旺、崔童、黄琰、薛丹、宋颖超 

      五、顺利获得复试的考生名单公示 

      1、顺利获得复试考生名单的确定 

      所招生领导小组根据初试、复试情况,确定顺利获得2014年春博复试的考生名单

      (1)必须有导师接收。 

      (2)符合其他录取条件。 

      (3)录取总成绩的计算方法 

      录取总成绩=(初试总成绩÷3× 30%+(复试成绩)× 70% 

      (4)复试成绩的计算方法 

      复试成绩=复试的外语测试成绩(满分100分)× 20%+复试的综合面试成绩(满分100分)×80% 

      复试成绩达不到60分的不能录取。 

      (5)虽然思想道德品质和身体健康检查不计入总成绩,但这二项有一项不合格者不能录取。 

      (6)考生不准弄虚作假,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复试、录取资格。 

      2、顺利获得复试考生名单的公示 

      顺利获得复试的考生名单将在我所招生主页上公示,如果对已顺利获得复试名单中的考生有异议的,可向我所招生办王老师提出。 

      监督投诉电话:024—23970045 

      六、其他 

      1、春季博士生在入学报到时,必须携带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否则取消博士入学资格。应届硕士毕业生还需给予硕士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及答辩委员会评语。 

      2、请考生自备路费、住宿费、体检费。 

             

                 中国科研实验室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研究生招生办 

                      20131120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