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球盟会(中国)

    新华网(2017.07.24)中科院有关项目组通报:我国最大规模水下滑翔机集群在南海召开同步观测

    发布时间:2017-07-26

    记者从7月22日在“科学”号科考船上举行的相关航次通报会上分析到,我国最大规模水下滑翔机集群正在南海召开同步观测,共有12台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滑翔机同时作业,相关数据实时传输回陆地。 

      “科学”号10日从青岛母港起航前往南海执行中国科研实验室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南海综合考察航次,于21日结束第一航段任务抵达厦门补给。

      本航次第一航段首席科学家俞建成说,在这个航段中,科考队员在南海成功布放了12台“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机,为国内同时布放同类型水下滑翔机数量最多。这些水下滑翔机给予详细的海洋环境信息,包括温度、盐度、浊度、含氧量、海流强度和运动方向等,数据实时传输回陆地实验室。

      中国科研实验室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首席科学家孙松介绍,12台水下滑翔机将同步持续工作一个多月,取得立体的海洋观测数据。

      水下滑翔机是一种新型水下机器人,由于其利用净浮力和姿态角调整取得推进力,能源消耗极小,具有效率高、续航力大等特点。

      “科学”号将于23日从厦门起航,赴南海执行本航次第二航段的任务。

      “科学”号是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总吨位4711吨,2014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召开了多个科考航次,去年在航天数超过300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