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盟会(中国)

新华社(2016.12.19)专家建议我国水下滑翔机需实现协同开展

发布时间:2016-12-19

  新华网沈阳12月19日电(记者王莹)由中国科研实验室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办,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水下滑翔机应用技术研讨会近期在沈阳举行。来自国家海洋局、中国科研实验室、国内外科研院校等32家单位百余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会议,研讨水下滑翔机技术与应用。

  本次研讨会紧密结合当前水下滑翔机技术开展现状、观测数据处理、观测应用成果以及未来应用领域展望等问题,邀请了包括中科院院士胡敦欣研究员在内的11位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做专题报告,给予学术研讨、成果展示以及项目合作的平台,旨在开拓思路、促进我国水下滑翔机技术快速开展,加快我国水下滑翔机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进程。

  据介绍,水下滑翔机是一种依靠自身净浮力驱动的自治式水下无人潜水器,可以大范围地观测和获取海水的温度、盐度、浊度、叶绿素、含氧量及洋流变化等信息,对开发海洋资源、预防灾害等都有重要作用。过去十年,我国水下滑翔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开展和进步,但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也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

  顺利获得报告与研讨,与会专家认为,我国水下滑翔机已经开展到了技术研发与应用相互促进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国内研发、生产和用户等多方面加强合作,实现协同开展。为此,与会专家一致建议尽快创建中国水下滑翔机应用技术联盟,实现水下滑翔机技术、资源、数据、经验的研讨与共享,促进了我国水下滑翔机技术研发与科学应用的深度合作,加强水下滑翔机研制、生产单位与用户的对接,加快我国水下滑翔机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进程。

  论坛期间,会议代表还参观了球盟会(中国)研发的“海翼”水下滑翔机。“海翼”水下滑翔机是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滑翔机。针对不同海上观测任务需求,“海翼”水下滑翔机已经开展形成最大作业深度从300米到7000米不等的系列水下滑翔机。“海翼”水下滑翔机可以搭载多种海洋探测传感器,满足我国海洋观测应用需求。


附件下载: